婷婷在线视频观看,欧美第一精品,国产综合图片,天天操天天色综合,天天爽夜夜骑,久久国产操,操人视频免费观看

法治號 手機版| 站內搜索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

簽了協(xié)議付了補償款 街道辦就能任性強拆?

2024-12-12 16:13:15 來源:《四川法治報》 -標準+

某村組土地被統(tǒng)征后,“空掛戶”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決自然資源局支付對應的房屋安置補償款,這一訴求會得到法院支持嗎?在集體土地征收中,某街道與相對人簽了補償協(xié)議并支付了補償款后就能任性強拆?近日,四川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司法廳、省自然資源廳共同發(fā)布自然資源領域典型案例。記者今日整理其中4起典型案例予以報道。

案例一

簽了協(xié)議付了補償款就可強拆?街道辦違法

2020年5月20日,某縣在集體土地征收中,甲方某街道辦事處與乙方林某簽訂《拆遷補償協(xié)議》,約定:“……如逾期未拆除,甲方不予獎勵,并有權處理乙方房屋及其附屬物,一切法律責任由乙方自行承擔……”2021年1月20日,在補償安置到位后,因林某未主動拆除騰退,案涉房屋及附著物被某街道辦事處組織實施拆除。林某不服,遂提起行政訴訟,請求確認某街道辦事處實施強制拆除其房屋的行政行為違法。

法院審理認為,依照土地管理法、行政強制法等法律規(guī)定,在集體土地征收中,在依法補償后,被征收人阻撓征收的,由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責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依法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某街道辦事處通過與相對人簽訂協(xié)議方式為自身設定行政強制執(zhí)行權并實施強制拆除,既超越法定職權,也違反法定程序,遂判決確認某街道辦事處強制拆除林某房屋的行為違法。該判決已生效。

典型意義

行政機關的行政強制執(zhí)行權必須獲得法律的明確授權,否則應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集體土地征收中,法律明確“阻撓國家建設征收土地的,應當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目的是加大對行政機關征收補償安置的監(jiān)督力度,切實維護被征收人合法權益。但實踐中,部分行政機關單純追求征收效率,通過協(xié)議自設行政強制權并直接實施強拆,存在較大社會穩(wěn)定風險。本案明確在補償協(xié)議中設定的強制執(zhí)行權無效,據此實施的強制拆除房屋等行為違法,清晰界定了行政機關通過協(xié)議方式開展征收工作的法治邊界,為行政機關依法開展集體土地征收指明了路徑,有效維護國家集體土地征收的法治秩序。

案例二

磚廠關停未復耕土地自然資源局須履職

1997年3月21日,某村民委員會將該村部分土地及荒山劃給村民李某某,用于開辦某頁巖機磚廠。該磚廠占地面積7000余平方米,位于某自然保護區(qū)范圍內,土地性質為集體土地。2013年12月,為響應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政策,該磚廠注銷登記。2014年5月,原某縣國土資源局對該磚廠作出采礦許可證注銷通知,并要求做好礦山地質環(huán)境恢復治理、對過采區(qū)進行地貌恢復、對宜耕地進行復墾等工作。但上述要求未得到履行,該磚廠用地被李某某非法占用。截至2021年7月,原某縣國土資源局未履行監(jiān)管及行政處罰職責。2021年7月,某縣自然資源局收到檢察建議后,發(fā)出《環(huán)境保護檢察整改通知書》,函告相關部門整改;向李某某送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責令拆除未經批準占地建設的設備和建筑物,恢復土地原狀。2021年12月16日,經現場勘驗發(fā)現,礦場存在經營活動,設備和建筑物仍未全部拆除,礦區(qū)未得到全面有效復墾。2022年1月17日,某縣檢察院以某縣自然資源局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法院審理認為,某縣自然資源局作為本行政區(qū)域內的耕地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怠于行使對案涉磚廠土地復墾和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恢復的監(jiān)管職責,導致案涉磚廠被關停后長達8年時間里,土地資源損害持續(xù),礦區(qū)未全面有效復墾,社會公共利益處于受侵害的狀態(tài)。遂判令某縣自然資源局依法對案涉磚廠從事生產建設活動所毀損的土地繼續(xù)履行土地復墾、恢復種植條件的監(jiān)管職責。該判決已生效。

典型意義

本案是自然保護區(qū)內因政策性關停磚廠后,土地長期未予治理修復而引發(fā)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歷史遺留問題不應當成為耕地長期不能復耕的理由,本案中,法院對自然資源行政部門是否履職到位采取實質性審查,為類案中如何解決因歷史原因導致的耕地治理恢復難題提供了裁判思路,也為行政機關履行耕地保護職責提供了行為指引,有利于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筑牢耕地保護紅線。同時本案嚴格落實“判后回訪”要求,實時掌握行政機關履職情況,已修復土地面積6676平方米,共同守護“天府糧倉”。

案例三

“空掛戶”要求房屋安置補償款法院駁回

唐某、楊某某夫妻及其子唐某甲原系甲縣人。2000年11月,唐某、楊某某夫妻以投親為由將戶籍遷至乙市(縣級市)某村組,為農業(yè)人口。后又將唐某甲戶籍遷入,為非農業(yè)人口。但唐某等3人并未在該村組生活。2011年,該村組土地被統(tǒng)征。2021年7月,唐某等3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判決乙市自然資源局向唐某等3人支付房屋安置補償款。

2022年3月,甲市檢察院經調查核實查明:唐某等3人在乙市某村組未取得承包地及宅基地,未在該村組建房及生產生活,未履行村民義務也未參與過村組權益分配,村組干部、村民代表均不認可唐某等3人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另查明,唐某等3人另案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該村組支付土地補償費用。法院經一審、二審、再審審理,判決駁回唐某等3人訴訟請求。

2022年12月,甲市檢察院向相關部門提出檢察建議。

典型意義

在土地征收補償領域,僅遷入戶口,未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成穩(wěn)定的權利義務關系、沒有以該集體經濟組織集體所有的土地等財產為基本生活保障的居民(俗稱“空掛戶”),但要求行政機關履行補償安置職責現象時有發(fā)生。檢察機關通過調查核實,查清當事人“空掛戶”身份,明確其不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進而依職權開展檢察監(jiān)督,防止“空掛戶”鉆法律政策漏洞不當得利,有效維護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秩序。

案例四

非法占用耕地堆放建渣獲刑+復墾土地

2020年3月至9月,楊某與某市某村村民簽訂租地協(xié)議,約定租用40畝土地修建養(yǎng)豬場,但因環(huán)評未通過和部分村民阻攔未實際修建。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楊某擅自在租用的土地上違法堆放黃泥巴、建渣、泥夾石及篩洗泥夾石,造成了土地破壞。

2022年8月,某市自然資源局對楊某違法行為立案調查。經司法鑒定,楊某實際違法占用土地總面積26.29畝,涉及耕地22.04畝(含永久基本農田17.61畝),其中,屬于嚴重破壞的耕地16.05畝(含永久基本農田14.01畝),屬于一般破壞的耕地5.99畝(含永久基本農田3.6畝)。因楊某違法行為涉嫌構成非法占用農用地罪,2022年11月,某市自然資源局將案件移送某市公安局。該案件經某市公安局偵查終結后移送某市檢察院審查起訴。今年1月,某市檢察院以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對楊某提起公訴,同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5月,法院判決楊某犯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并處罰金1萬元(已繳納);責令楊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六個月內,按照案涉《土地復墾方案》對土地進行復墾,并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典型意義

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對楊某以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定罪處罰。依照民法典規(guī)定,當事人違反國家規(guī)定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修復生態(tài)環(huán)境、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當事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本案中,楊某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數量較大,造成耕地大量毀壞,其行為已經構成非法占用農用地罪,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同時,其行為還損害了生態(tài)環(huán)境,侵害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依法應當承擔生態(tài)環(huán)境修復賠償的民事責任。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通過強化與公安機關等部門協(xié)作配合,向全社會持續(xù)釋放對非法占用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tài)勢的信號。

典型案例名單:

案例一:林某訴某街道辦事處強拆房屋案

案例二:丁某訴某區(qū)政府土地征收補償案

案例三:某縣檢察院訴某縣自然資源局不依法履行職責行政公益訴訟案

案例四:唐某、楊某某、唐某甲訴乙市自然資源局履行土地征收補償安置職責檢察監(jiān)督案

案例五:黃某訴某區(qū)政府等強制清除地上物檢察監(jiān)督案

案例六:張某夫婦不服某市政府征收土地批復行政復議案

案例七:某農業(yè)公司不服某市自然資源局行政處罰行政復議案

案例八:羅某不服某市政府未履行安置補償職責行政復議案

案例九:楊某破壞耕地案

案例十:王某認為某市政府未履行法定職責案

案例十一:羅某訴某市自然資源局不履行法定職責案

(2024年12月12日《四川法治報》記者 夏菲妮)

編輯:吳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