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在线视频观看,欧美第一精品,国产综合图片,天天操天天色综合,天天爽夜夜骑,久久国产操,操人视频免费观看

法治號 手機版| 站內搜索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

央媒看——新時代“楓橋經驗”四川實踐

四川甘孜創(chuàng)新“全鏈條伴隨式”解紛工作法 有效防范化解資源糾紛

2023-10-27 15:47:55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分享:
-標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利民 通訊員 谷才霞 

四川省康定市塔公鎮(zhèn)位于四川甘孜康定、道孚、雅江三縣市交界地區(qū),邊界線長126公里,轄區(qū)面積712.7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萬人。轄區(qū)資源豐富,每個山頭都產蟲草,每條河溝都藏金礦,是亞洲最大的鋰礦儲存地和著名旅游景點。因利益糾紛,導致資源性矛盾糾紛預防難、調處難、穩(wěn)控難,且極易升級為惡性案事件,群眾因爭奪“三山一界”資源引發(fā)多起械斗案件。近年來,鎮(zhèn)黨委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chuàng)新探索“三端抓實”全鏈條伴隨式工作法,2018年以來有效防范化解了27件“三山一界”資源糾紛。

圖為調解人員正在牧場了解案件情況 

“三措并舉” 

抓實“三山一界”糾紛前端預防 

塔公鎮(zhèn)積極探索直面群眾的疏導機制,建立貼近燃點的預防體系,設立流動黨支部15個,建立村際邊界地區(qū)聯合黨支部8個,每月召開聯合黨組織生活,做到“群眾在哪里,臨時黨支部就延伸到哪里”,為群眾提供暖心服務、伴隨式服務,形成有困難找支部、有問題找黨員的良好局面。全鎮(zhèn)5個單位143名干部和市級機關8個單位194名干部“全覆蓋、一對一”聯系2128戶牧民,與群眾“結成對子、認成親戚”,搭建“帳篷協商”平臺15個,走進牧場、蟲草采挖點、鄉(xiāng)村邊界線和草場礦山,以“小事議、大事商”的方式,傾聽群眾呼聲、疏導群眾情緒、消解群眾疑慮,從源頭減少矛盾隔閡。

針對游牧糾紛多發(fā)易發(fā)時段,設立流動治安卡點,實施“帳篷聯防”,劃分牧場流動網格15個,及時掌握游牧群眾行蹤動態(tài)、困難訴求和矛盾問題,切實將矛盾隱患消除在萌芽。邀請“馬背法庭”“石榴籽調解室”等骨干力量組建法宣隊伍15支,采取“送法上門”方式開展法治宣講,引導群眾樹立正確價值觀,推動形成“崇法向善、循法而行”的良好氛圍。

“三調結合” 

抓實“三山一界”糾紛中端化解 

塔公鎮(zhèn)采取隨時調、掛牌調、集中調相結合方式,將紛爭化解于無形,成立人民調解組織17個,設立以塔公鎮(zhèn)優(yōu)秀牧民調解員鄧珠為名的“鄧珠調解室”,采取“分級分時”定期排查制度,所涉糾紛實行20天內三次調解終結制,有效壓實層級穩(wěn)控化解責任。近5年共化解涉“三山一界”大小糾紛135件,調處成功率98%。探索建立定領導、定方案、定人員、定質量、定時限,包掌握情況、包調查處理、包解決困難、包教育轉化、包穩(wěn)控管理“五定五包”掛牌調解責任體系,建立“一案一策一團隊”工作模式,推進糾紛掛牌督辦制度。近5年共掛牌督辦化解“三山一界”重大疑難矛盾糾紛22件,調解成功率100%。

健全聯動機制,定期梳理各類糾紛,提請開展聯動指導,形成“三調銜接、三級聯動”工作格局。針對省掛牌的塔克村與然洛村兩起邊界資源糾紛,塔公鎮(zhèn)兼顧群眾生產生活現實,核定載畜量,明確資源管護責任,依法劃定草場使用邊界。 

“三向發(fā)力” 

抓實“三山一界”糾紛末端穩(wěn)控 

建立“綜合施策、跟蹤回訪、常穩(wěn)長控”工作機制,將糾紛穩(wěn)控到位,統(tǒng)籌國家惠民政策,加大投入力度,補齊短板弱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轉變“靠山吃山”陳舊觀念,形成“山上矛盾山下解,山上損失山下補”的長效機制,連續(xù)5年實現調解協議履行率100%,“三山一界”糾紛零反彈。健全分級跟蹤機制,持續(xù)對糾紛開展回訪,加強調處成果維護、敦促履行協議,定期進行疏導,化解“敵意”、消除“怨氣”、拋棄“疑慮”,引導矛盾雙方重回交流、交往、交融正軌。

此外,塔公鎮(zhèn)還堅持將基層平安細胞創(chuàng)建延伸至“三山一界”區(qū)域,與毗鄰8個鄉(xiāng)鎮(zhèn)簽訂和諧邊界協議率達100%,辦理涉藏州縣第一起黑社會性質組織案,打掉長期盤踞塔公鎮(zhèn)參與非法調解的黑社會性質組織1個,邊界地區(qū)治安環(huán)境得到根本改變。

編輯:邢國涵